20世纪初中国民法社会化之中西差异探析
张丽霞;
摘要(Abstract):
20世纪初近代中国和西方主要国家民法均出现社会化趋势。但在两者同样的立法趋势背后,经济状况和民法哲学理论却存在着显著差异。西方垄断经济统治地位的确立、大机器生产的普及以及重工业部门的勃兴,相对应的却是近代中国畸形的垄断经济、落后的机器生产水平以及工业部门的偏弱。西方民法社会化理论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经济状况,是自然产生的;而民国民法社会化理论则显然是仿效的,并不反映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需求。这些差异证明,民国民法的社会化是在近代中国特殊情境下,由理性主义立法宗旨引致的法律错位。这不仅从法律上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,而且制约了近代自由权利意识的生成,对当代民法制度研究也不无影响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民法;社会化;民国民法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
作者(Author): 张丽霞;
Email:
DOI: 10.16366/j.cnki.1000-2359.2008.02.017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[1]谢振民.中华民国立法史:下[M].北京: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,2000.748.
- [2]张生.北洋政府时期民法近代化三题[A].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[C].北京: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,2002.385.
- [3]张生.民国初期民法的近代化[M].北京: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,2002.108.
- [4]杨东霞.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看法律本位的演进[A].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[C].北京: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,2002.453.
- [5]梁慧星.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法学思潮[A].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[C].北京:中国法制出版社,2000.191.
- [6]樊亢,宋则行.外国经济史:近代部分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65.49.
- [7]陈绍文.中国近代经济文选[M].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1984.47.
- [8]王方中.中国经济通史:第九卷[M]长沙:湖南人们出版社,2002.10.
- [9]梁彗星.原始回归真的可能吗[A].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[C].北京:法制出版社,2000.8.
- [10]何勤华,李秀清.民国法学论文精粹.民商法律篇[C].北京:法律出版社,2004.596.
- [11]中华民国民法第一编:总则起草说明书[A].谢振民.中华民国立法史[C].北京: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,2000.756.